(專題報導/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又旻)
12年國教內容還未定案,但能確定的是學生還是免不了要考試,於是每年都要上演一場「家長考生大作戰」,希望能夠擠入心目中的名校。但是因為成績的壓力大,讓很多考生都會陷入焦慮、擔心、害怕,導致情緒不穩定,進而影響到身體狀況,容易發生不明原因的肚子痛、沒胃口、失眠等問題,形成「考試症候群」。
其實「考試症候群」並不是正式醫學名稱,而是指那些因為考試壓力所引起生理或心理上的緊張症狀,包括焦慮、浮躁、注意力及觀察力下降、容易失眠、記憶力減退、食慾差、腸胃不適等身心相關問題。通常這些問題會在考試後就會恢復正常,不需要特別治療;但是如果情況太過嚴重,可能會影響考試成績,甚至是精神問題,這時候就要專業的醫療人員介入,協助考生儘快恢復正常。
振興醫院的身心科徐偉雄醫師曾在振興醫院網站上撰文表示,「考試症候群」是一種急性壓力反應,在身體方面會出現有腸胃不適、頻尿、心悸、呼吸急促、肌肉緊蹦酸痛、頭痛、暈眩、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經期不規則等現象。在心理方面,若持續的壓力未能有效疏解,則可能有焦慮及憂鬱的情緒,包括坐立不安、擔心考試結果、過高的期望、無力感,甚至有悲觀厭世的想法。
所以他在文中建議家長,在考試之前身心症狀較為明顯,但在考試放榜之後,尤其心理方面應特別注意及預防。考生讀書固然重要,但也不要忘了身體健康更重要。在生活作息方面要規律,適量飲食、充份休息,才能保持體力以及腦力清晰。在焦慮不安影響讀書情緒時,可以稍微休息一下,聽些輕鬆音樂放鬆自己。面對考試結果,要有「勝不驕、敗不餒」的運動精神,一次考試的輸贏不能代表日後的成就高下,也千萬不要有悲觀厭世的念頭。
就親友方面,父母家人也有矛盾的心情,一方面怕兒女考不上理想學校,另一方面也擔心他們體力不支、心情不穩定。建議親友不要在此時加重他們的身心壓力,抱以「適度的關心、而不操心」的原則才好。徐醫師在文章中強調,適度的壓力可以鼓勵我們向前邁進,但過份的壓力所造成的身心症狀反而會事倍功半,若上述身心症狀嚴重干擾精神狀態時,可以到身心科門診尋求專業醫療協助。
參考資料:http://home.chgh.org.tw/chgh/info2_info.jspx?id=402883aa2c20261e012c260a2e1b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