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訓練小腦,改善閱讀障礙及學習障礙
注意力系統在腦部並沒有一個固定的中央位址,它涵蓋了腦部的報償中心、邊緣系統及皮質區,最近科學家也把掌管肢體平衡與流暢度的小腦一起含括在內。這個網絡會將訊息傳送到腦部各處,喚醒大腦並集中我們的注意力。由此看來,我們的注意力、意識與動作之間有著很多的交集。
除了外部訊息能否引起大腦注意之外,訊息傳送得順不順暢也是重點,而負責這些功能的區域就是能同時控制肢體動作與協調訊息流的腦部區域,這也是注意力系統跟動作以及運動之所以息息相關的原因。
例如,小腦是個長期以來被人認為只跟動作及其精細度有關的原始器官,當我們學習做某個肢體動作,無論是空手道飛踢還是彈捻手指,都大量仰賴小腦的運作。儘管小腦只占腦容量的10%,卻包含了半數的神經元;小腦除了維持肢體的節奏以外,還能調節某些腦部系統,不斷地更新、管理訊息工作,好讓它們通行順暢。
小腦會將訊息傳送到分別掌管思考與動作的前額葉皮質區與運動皮質區,但沿線還有一個由許多神經元聚集而成的基底核,可以像自動排檔一樣,下意識地將注意性訊息轉換成皮質區的指令。負責調節基底核的是多巴胺(作用跟變速箱油有點像):如果多巴胺分泌不足,一如ADHD患者所處的情況,注意力就無法順利集中、轉換,或者直接切入高速檔,變成高度集中注意力,形成兩極化現象。
讓我感興趣的是動作和注意力之間的密切關聯─兩者共享重疊的訊息傳輸通道。這或許也可以說明為什麼武術之類的活動對ADHD兒童很有幫助,由於他們必須在學習新動作時集中注意力,因而能運用並鍛鍊到這兩大系統。
一項針對閱讀障礙(大約發生在30%的ADHD患者身上)所研發出來的爭議性療法,就是完全以運動達到訓練小腦的目的。這種「讀寫障礙、運動障礙及注意力療法」(dyslexia,dyspraxia, and attention treatment, 簡稱DDAT)根據的理論是,當腦部的動作協調能力受到干擾,就可能導致眼球追蹤方面的問題,進而造成讀寫上的困難:研究人員也發現,大部分患有讀寫障礙的兒童,在小腦功能測試上的表現比一般人差。DDAT運動計畫包括每日進行兩次5~10分鐘相當簡單的肢體技巧練習。
2003年,英國研究人員對三十五位患有讀寫障礙的學童測試了DDAT的功效,並且宣稱結果「令人震驚」,跟無治療組相比,實行DDAT運動計畫六個月的學童在讀寫流暢度、眼球移動、認知技巧、肢體衡量項目如敏捷度與平衡感方面的表現,都有顯著的改善。
(本文作者/約翰.瑞提醫師)
(摘自/聰明學習靠運動/野人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