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退化性關節炎? 補對方向才給力!

時間:2016年5月31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整理)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難免會發生「關節卡卡」的現象,有些人以為是骨質疏鬆了,也有人認為是退化性關節炎,不免各種「補骨」食品樣樣來,但如果從一開始就「補」錯方向,豈不代表於事無補?因此許多人不免開始好奇,這兩種上了年紀後才有的骨骼病症,到底該怎麼區分呢?

骨鬆為無聲疾病 退化性關節炎病徵明顯

骨質疏鬆通常是指骨頭密度變鬆,內部骨質變為單薄,產生許多孔隙,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也因往往在骨折前沒有明顯症狀,因而被稱為「沉靜的疾病」。若有局部遍佈全身的腰酸背痛、身高明顯變矮以及脊椎或關節變形等症狀時,就可能是骨質疏鬆所發出的警訊!而台灣罹患骨質疏鬆的年齡層逐漸年輕化,除了不正常飲食習慣外,熬夜、不當減重都是影響骨質提早流失的重要因素。

而「退化性膝關節炎」是一般中老年人常見的膝關節疾病,由於年齡漸長,加上長期過度站立或蹲姿,使得關節軟骨加速磨損,產生發炎、紅腫熱痛或關節腔變窄、軟骨鈣化成硬骨(俗稱長骨刺)等結構性病變,造成膝關節功能受損。常見的病徵有無法上下樓梯、走不久、無法久站;下肢無力、柔軟度不夠、走路容易喘等,對於喜愛進行登山、健行等活動的退休人士是個相當大的困擾。

軟骨增生?吃鈣補鈣? 預防疾病各有招!

許多研究報告顯示,退化性關節炎初期則可透過葡萄糖胺,讓軟骨增生以減低軟骨的磨損,到中後期就可能得施打玻尿酸或更換人工關節。骨質疏鬆症的預防則應多曬太陽及攝取小魚乾、深綠色蔬菜,補充維他命D及鈣質,尤其亞洲地區年過30歲以上的女性是骨質疏鬆症的高危險群,民眾應定期做骨質密度檢測,並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

同時也呼籲大眾,健康的身體維繫於良好的骨關節系統,上了年紀的人除了應認真檢視自己遇到的是骨骼或關節問題,在平時保健上,更應同時兼顧骨骼、肌肉與關節,三者保養缺一不可,才能維護骨頭好活力,「走」得更長久!

(文章摘錄自/優活健康網站內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