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Lightweb心光網編輯張家箕)
如果夢是電影的話,那意識就是劇本,這兩者的關係密不可分。就如同《夢,你的魔鏡》(Dream: Your Magic Mirror)一書作者─埃爾西‧西克理斯特(Elsie Sechrist)曾說過:「夢境是潛意識的展現。所有的狀態都必須先經過做夢之後才能成真。」我們的各種意識會透過夢境來向我們傳達訊息跟需求。因此我們的夢境也會根據不同的意識反映出不同的層次面。人的意識簡單來說可分為3大類,無意識(潛意識)、意識以及超意識。細分的話有7種,前無意識、集體無意識、個人無意識、顯意識、超意識、集體超意識以及宇宙超意識。這7種意識像是7件外套一樣包覆著人的一生,是綑綁,也是最忠誠的守護。
無意識的夢境層次
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真的一點都不假。「前無意識」的訊息源自於我們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人、事、物。也就是說,大多數跟我們日常生活有關的夢境,都是來自這個層次。通常會幫助我們整理白天所發生的事情,或是幫助我們面對明天的挑戰。這種夢境通常都很一般,很容易被遺忘,但卻是能讓我們在混亂的世界裡「集中精神」的主要關鍵。如果沒有來自「前無意識」的訊息,我們就無法完整的歸納日常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情,情緒跟生活步調就不能平衡,有次序。
個人無意識
有些夢境會帶我們回到小時候被遺忘的深刻回憶。你會在夢中有很大的情緒起伏,這樣的夢就是來自於「個人無意識」。所謂的「個人無意識」是人格結構的第2層,作用要比「前無意識」大。包括半遺忘的回憶、壓抑的創傷和一些不能被認可的想法、動機,這些都會隱藏在個人無意識中。但是因為心靈不會壓抑或是掩飾這些能量,所以即使在日常生活中無法被釋放,依然會顯現在夢境中。這類的夢,內容會很離奇、不可思議,夢中會也有很多有象徵性的符號,例如,白色的蟒蛇出現在辦公室,或是巨大蜘蛛爬滿整個屋子,往往充滿離奇,卻又和生活擺脫不了關係。要了解這些夢的含意,就必須先了解這些符號對自己的意義跟解釋為何,才能知道本我要傳達的訊息。
集體無意識
「集體無意識」是跨個人的意識,在人格結構中的最底層,是超過語言發展的「前語言」層面。如同大衛‧方坦納(David Fontana)在《夢境的例句》(The Secret Language of Dreams)中所說:「那些經由千千萬萬人類的經驗所型塑的思想與行為的直覺模式所在地,就是我們現在所稱的情緒與價值觀。」「集體無意識」就是從祖先流傳下來的遺跡,其中包括了他們的活動方式以及經驗。和「個人無意識」不同的是:它不是被遺忘的部分,而是我們一直都意識不到的東西。源自於「集體無意識」的夢境被專家統稱為「大夢」,是威力極為強大的夢。在大夢裡會有很多擬人化的符碼,像是神佛、神奇的生物、遠古文明代表性的象徵,或者是我們從來都沒有見過的東西,分析心理學的創始者─榮格認為那些符號就是來自於黑暗原始心靈的原型。這類的夢多數會超出我們的想像之外,很難被記得住,但是當中所隱藏的啟示,卻往往最有益處。
那要如何記住來自「集體無意識」的夢呢?研究夢境多年的催眠師-林一凡建議,可以在睡覺之前給自己下「我要記住來自宇宙的訊息」的指示,通常人都會在無形之中遵照指示把夢境記住。但後續的紀錄才是關鍵,最好能馬上錄音或是以書寫的方式將夢境記下來。林一凡也表示,如果真的無法記起夢境的內容,可以透過自我催眠或是被專業老師催眠,回到夢境,並用第一人稱的方式去體會當時的感覺。一旦回朔到當時在夢境中的感覺後,就能夠記起夢的內容以及本源的啟示。
無意識的意識
來自無意識的訊息都會用符號做包裝,顯現在夢境裡。這些符號就像是橋梁、心境的基礎,結合相反的能量,連結「顯意識」與「無意識」的重要關鍵。符號並不是被我們創造出來的,是為了傳達那些太難表達的真相,以及無法直接表達的深層直覺。因此,在探索無意識夢境時,該著重的並非符號本身,而是隱藏在符號裡面─自身解讀的隱喻。
影片人物:療癒催眠師-林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