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佶澂的故事】喬安娜女士「甜味說」的身體力行者

時間:2016年1月28日

 

(遲來的電子耳是上天給的禮物,給了他更大的希望與力量去迎接未來挑戰。珍惜萬物是媽媽的諄諄教誨,珍惜所有、自助助人,讓佶澂在人生道路上有更多幸福。/照片由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提供)

聽說療育沒有速成的捷徑

佶澂三、四歲時,幼兒園老師向佶澂媽媽反應,佶澂的語言發展與同年齡孩子相比較為落後,需要帶孩子去醫院進行詳細的檢查,這才讓佶澂爸媽警覺事情不妙。當時醫生確診為輕度聽損,判斷佶澂是因為聽損造成語言學習緩慢,在配戴助聽器後,學習成果卻仍舊不如預期,甚至聽力還下滑為極重度,必須植入人工電子耳及進行聽語療育,才有機會幫助佶澂追上同齡孩子發展。

當時佶澂爸爸媽媽的薪水,僅能支付日常生活開銷,實在難以應付電子耳的龐大費用。儘管助聽器對他學習的幫助有限,懂事又積極的佶澂,仍不放棄學習,課堂上主動向老師說明自己的聽損情況,並要求坐在教室的第一排,好讓自己能更清楚聽到老師的授課內容。終於在佶澂16歲那年,佶澂在獲得醫療補助下,如願植入人工電子耳,也開啟了他聽說學習下一段旅程。

佶澂回憶電子耳開頻的當下,第一個聲音藉由電子耳傳入,自己實在難以接受,直覺這聲音太大聲、太刺耳。剛開始因同時配戴電子耳與助聽器,不同的聲音經常讓佶澂感到困惑,需要花好長的時間來適應。所幸,爸媽的愛給了他很大的支持和動力,配合著雅文療育團隊為佶澂量身設定的學習目標,逐漸追上了同儕的進度。

若不注意他身上的電子耳配件,看他說話與表達的清晰度與流暢度,很難讓人察覺到他是位聽損人士。若是問及是什麼樣的方法可以達到他現在的聽說成果,佶澂說,學習聽和說沒有速成的辦法,他就是靠著比別人多說、多講,再加上經年累月的聽廣播及讀報,才能有現在這樣的成果。

現在就讀資工系大三的佶澂,也發揮了他幼年積極向學的一面,為能追上學習進度,上課時專心聆聽,下課後向同學借筆記抄寫,課後透過系上課輔機制加強課業,一路走來,佶澂努力靠著堅強的意志,證明自己的能力。

珍惜萬物 常懷感恩 

佶澂認為有二個重要的力量在牽引著他,其一是教會,教會了他的開朗,也開拓了他的社交生活,其二是媽媽,教會了他珍惜並了解感恩。幼年的他,因為聽損而自我設限生活與社交範圍,在偶然的機緣下,佶澂參加教會活動,在教會朋友的鼓勵下,找回屬於自己的自信,也更願意主動分享、與人互動。

而媽媽則透過生活中的事情或是新聞事件,告誡他要「珍惜」身邊的人事物,不斷讓佶澂知道自己是位非常幸福的孩子;遲來的電子耳讓他有機會聽到更清楚的聲音,以及療育後重拾能聽口說的能力,讓佶澂反芻出「回饋感恩」的道理與心情。
      
在大學求學生涯中,除了教室外,佶澂最常停留的地方就是啟明社,只要一有空堂時間,就會到啟明社資源中心幫忙將報章雜誌、教科書等轉換成視障生可閱讀的點字;也常利用暑假空檔期間回到雅文基金會擔任志工,在櫃檯前接待每位來會的聽損家庭,從中學會與人互動的技巧,也藉由自身的例子散發更多正面能量給聽損家庭。
      
誠如聖經所言,神是樂於施恩的,更樂見我們進入祂恩典的善性循環中。施比受更有福,助人者人恆助之。佶澂用他的一己之力去幫助他人,不因自身的不足而僅作一個手心向上的人;反之,佶澂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手心朝下給予更多需要受助的人。
      
佶澂身體力行的為喬安娜女士的「甜味說」做了最佳示範,「若每個人嘗試到幫助他人的甜味,任何人都想要去做。」

全文轉載/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 第26期聽語期刊
http://www.chfn.org.tw/news/coverage/0/20

FM系統

認識FM系統

人工電子耳

認識人工電子耳

超人的耳朵

讓我們一起戴上
超人耳朵吧!

藝文活動的輔具

進行藝文活動
助聽輔具的應用

戶外活動的輔具

進行戶外活動
聽輔具的維護

為華的故事

波動聽損
打不倒學習渴望

佶澂的故事

聽說療育
沒有速成的捷徑

寶弟的故事

寶弟人生
不能放棄的堅持

雅文聽覺口語師

我的工作是
創造奇蹟

雅文社服部主任

陪伴聽損兒家庭
挑戰人生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