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損早期療育介入的重要

時間:2016年1月25日

作者/胡婉菁 

基金會自二OO四年起,便承接國健局的委託,開始提供0800免付費諮詢專線之服務,不論疑似或確定孩童有聽損狀況之民眾都會來電詢問,站在第一線的社工人員,便需常常面對各種疑惑與心情,隨著聽損程度的不同,家長擔心的程度也會不一樣。例如:

「醫院檢查說我孩子雙耳都是極重度,可是她明明對聲音有反應啊,而且肚子餓了會說『餓』耶!罵她時也會扁嘴,為什麼檢查結果跟我觀察到的不一樣?」、「我兒子四歲了,會說話,大人講什麼他都聽得懂,只是講話有點臭齡呆,幼稚園有做聽力檢查,結果說他輕度聽聽損,帶去給醫生看,醫生說要配戴助聽器,真的有需要戴嗎?會不會傷到聽神經?」「醫生說妹妹中重度聽損,我發現他對聲音沒有驚嚇反應,現在也還不會說話,我該怎麼辦?醫生說要配戴助聽器,你們可以借我嗎?」

依照聽損程度的區分,21-40分貝是輕度聽損,會有語言表達能力,但清晰度就像老一輩人所講的有點臭齡呆,因此不容易被查覺是聽力有問題導致發音不標準,除非出生時有做新生兒聽力篩檢:

41-55分貝是中度聽損,對聲音有反應,但語言發展易停在兩個疊字階段,若不配戴助聽器,要發展出有句子形式的表達能力會較困難,也會影響到認知發展;56-70分貝是中重度聽損,一般人與人之間對話的音量約在60分貝,因此就算聽損兒對人聲有反應,但對接收到的訊息並不完整,也會影響認知能力的表現;71-90分貝是重度聽損、91分貝以上則是極重度聽損,這些聽損程度的孩子,無法發展出有意義的聲音,因對人聲完全聽不到,以致察言觀色的能力會很強,故常讓照顧者認為孩子都懂,但其實是看懂了、猜對了發話者的肢體語言。

由此可知,不同聽損程度之聽損兒的表現是會很直接地影響到照顧者對聽能輔具(指助聽器或人工電子耳)的接受度與聽覺療育的積極配合度,中度到極重度聽損孩童,只要一配戴上助聽器,對聲音察覺的靈敏度、自發性聲音的多樣化等等外顯行為,可讓照顧者明顯感受到有戴跟沒戴的差異性,進而讓照顧者願意盡快協助聽損兒養成配戴整天的習慣,並盼望盡快開使療育課程。相較之下,輕度聽損兒配戴上助聽器之後的差異性,較不容易在短時間內讓照顧者觀察到,因此也加深了照顧者對於助聽器和聽覺療育之需求的猶豫不決或抗拒的心態。

目前基金會所服務的聽損家庭中,90%以上之聽損兒的父母聽力是正常的,且對聽力損失從無相關的接觸或認識,因此,當家中孩子被醫生診斷確定或疑似聽力受損時,對於聽力正常的父母來說,自己的未來與孩子的未來將充滿不確定感,也因為孩子尚無法替自己決定該使用哪些資源,而成為決定資源使用者-「父母」的附屬品。孩子是依賴父母的,所以父母將成為孩子資源使用的決定者,父母現在採取的療育措施將影響著孩子未來的發展,所以基金會很樂意提供我們的服務經驗來協助家長做出對孩子較好的療育決策。

若父母一直抱持著否認、拒絕聽損事實的心態,聽能早期療育資源將很難適時地服務到聽損兒,也不易幫助父母釐清對聽損兒的未來可以有什麼樣的期待、不易教導父母成為有效能的聽損兒父母親、更遑論協助父母處理自卑、無助、罪惡等負面的感受以及引導聽損兒應有的語言發展歷程。

由此可知聽能早期療育之重要性如下:

1. 重新建立聽損兒之依附關係:
出生第一年,嬰幼兒和照顧者之間產生的感情聯繫稱為依附感(attachment),嬰幼兒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會受到依附感品質的影響(John Bowly,1958),對聽力正常的嬰幼兒而言,可以透過腳步聲的大小、或另一個房間傳來的說話聲來預測是否有人會靠近,或透過一些噪音來確定隔壁是否有人在,因此就算照顧者不在視線範圍內,聽力正常的嬰幼兒仍知道自己不是獨處的狀態,但對聽力受損的嬰幼兒而言,照顧者離開自己的視線範圍後,不易從聲音去確定自己不是獨處的狀態,也無形中擴大聽損兒的孤立感和不安全感,因此越早讓聽損兒配戴適當的聽能輔具,越有助於其發展良好的依附關係品質。

2. 協助家庭發展正確、有效的溝通模式:
絕大多數的聽損兒之殘餘聽力是可以透過聽能輔具的協助而發揮功能,越早讓聽損兒習慣佩聽能輔具,越有助於發揮殘餘聽力的潛力,同時配合聽能早期療育的課程,照顧者也可習得與聽損兒互動的正確方式,以避免強化其視覺學習而忽略運用殘餘聽力的能力。

3. 儘早啟動聽損兒的認知發展:
一歲以下的聽損兒之照顧者,約有80%會認為聽損兒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沒有配戴聽能輔具的必要,希望等孩子大一點再讓他/她配戴;或認為這個年紀的孩子原本就聽不懂也不會說話,因此會質疑早期療育的成效,但任何一個聽力正常的嬰幼兒都是從「聽到了」開啟認知能力的發展,透過經驗的累積、與照顧者的互動、五種感官的摸索(聽覺、視覺、味覺、嗅覺)而進展到「聽懂了」的階段,並發展出理解、仿說、運用語言的能力,因此認知與語言是相互影響的,若為儘早提供聽損兒「聽到」的管道,語言發長和認知發展勢必會有遲緩的現象。

妍妍目前兩歲三個月大,出生時有做聽力篩檢,經過幾次聽檢後,於三個月大時確定聽力受損程度為重度,當初妍妍的父母被醫生告知妍妍需要配戴助聽器時,妍妍的父母便很主動積極地與本會聯絡,並接受社工的建議先至助聽器公司製作耳模且借用助聽器讓妍妍試戴,手工很細的妍妍媽媽徹底發揮自己的創意,為妍妍縫製可愛又有造型的頭戴,讓妍妍還不會翻身時就已經養成配戴助聽器的習慣(見圖一),如今妍妍不僅不會抓扯助聽器(見圖二),並在聽覺口語老師以及父母的教導下,語言清晰度已跟症常聽力的同齡孩童一樣好,能理解與運用的辭彙量也不輸正常聽童,而透過聽覺口語師遊戲式的教學方式(見圖三),不但吸引孩童的注意力,也引發了學習的潛力,更讓父母感受到孩子的進步,聽覺早期療育的重要性莫過於此!


(圖一及圖二/照片由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提供)

(圖三/照片由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提供)

全文轉載/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 第19期聽語期刊
   

FM系統

認識FM系統

人工電子耳

認識人工電子耳

超人的耳朵

讓我們一起戴上
超人耳朵吧!

藝文活動的輔具

進行藝文活動
助聽輔具的應用

戶外活動的輔具

進行戶外活動
聽輔具的維護

為華的故事

波動聽損
打不倒學習渴望

佶澂的故事

聽說療育
沒有速成的捷徑

寶弟的故事

寶弟人生
不能放棄的堅持

雅文聽覺口語師

我的工作是
創造奇蹟

雅文社服部主任

陪伴聽損兒家庭
挑戰人生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