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聽器可能造成音樂扭曲
整理編譯 蔡立群
助聽器能夠幫助語音聽取,但是在聆聽音樂的時候呢?一篇發表於Ear and Hearing 的研究顯示,使用較為複雜之聲音處理的助聽器,可能會使得音樂聽起來有所不同。
現代助聽器會透過「寬廣動態範圍壓縮(wide dynamic range compression)」來進行聲音處理,提升較小的音量、降低過大的音量,讓聽損人士能夠更有效地聽取對話內容;但在聆聽音樂時,則可能造成聲音扭曲,因為相較於對話而言,音樂具有更廣的音量範圍。
其實,音樂在錄製的過程中,大部分也都會進行壓限處理(compression limiting)。簡單來說,壓限處理亦能提升小聲音、壓掉大聲音,讓音樂整體聽起來更清楚。然而,太多的壓限處理卻會讓聆聽者覺得音樂失真,即便對於擁有正常聽力的人也是一樣。
因此,學者Croghan Naomi所帶領的研究團隊邀請了18位助聽器使用者聆聽古典音樂及搖滾樂。相較於未經處理的古典音樂,搖滾樂通常會經過壓限處理。結果顯示,受試者普遍喜歡使用最初階的助聽器來聆聽音樂,也就是單純放大音量、沒有壓縮處理的助聽器。此外,受試者也較偏好沒有經過壓限處理的音樂。然而,相較於音樂是否經過壓限處理,助聽器的種類對於享受音樂的影響比較大。
團隊裡的另一位成員Arehart提到:「有趣的是,有經過較多處理的不見得會比較好。如果身處在嘈雜的餐廳情境中,想要瞭解同桌友伴的對話內容,較多的訊號處理可能可以增進降噪效果,促使其較容易聽辨語音。然而聆聽音樂時,過多的訊號處理卻是弊大於利的。」
然而,即便受試者普遍偏好使用初階助聽器來聆聽音樂,但此研究中還是發現了個別差異,即使用偏好仍會因人而異。
原文出處:
When hearing aid users listen to music, less is more, says CU-Boulder study. (2014, October 27). In 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 website. Retrieved from
http://www.colorado.edu/news/releases/2014/10/27/when-hearing-aid-users-listen-music-less-more-says-cu-boulder-study
參考資料:
Arehart, K.H., Croghan, N.B.H., & Muralimanohar, R.K. (2014). Effects of age on melody and timbre perception in simulations of electro-acoustic and cochlear-implant hearing. Ear and Hearing, 35(2), 19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