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與「說」關係可大了!寶寶的聽能發展影響一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整理)寶寶的聽能發展其實在媽媽的肚子裡就開始了!因此,若能在孕期給予寶寶適當的聲音刺激,將有助於寶寶出生後對外界聲音的熟悉與理解。寶寶出生後,多和寶寶說話互動,對寶寶的聽覺能力和語言發展也大有幫助喔!
懷孕期間給予聽覺刺激 有助寶寶聽能發展
寶寶的聽覺發展自胎兒期就開始了,大約媽媽懷孕4-6個月寶寶就可聽到聲音,並在出生後持續發展。英國心理學家安娜特‧卡蜜洛芙教授曾在其著作中提到,胎兒出生前3個月,就能透過羊水聽到各種聲音,包括媽媽的心跳聲、血液流動聲、消化系統周遭因空氣而產生的泡泡聲,甚至連媽媽呼吸時,由肺部發出的充氣聲都能聽見。
若媽媽在懷孕期間常對腹中的胎兒說話,寶寶憑藉著對媽媽聲音的熟悉,出生後便能很快認出媽媽的聲音。寶寶出生後,聽覺能力還會持續發展,以利學習語言,約略到1歲半之後,寶寶的聽力已可和成人一樣分辨出細微的聲音變化。
與父母親密互動 增進寶寶出生後的語言發展
人類語言能力的形成與聽覺發展息息相關,剛出生的嬰兒,負責聽覺的內耳器官─耳蝸雖已發育完整,但大腦聽覺中樞是在出生後,不斷接受周遭聲音的刺激,才得以發育完成,而嬰幼兒需透過大量聆聽聲音,來仿聲發出不同聲音,語言學習之路就是在此時開始發展。
父母若能及早給孩子豐富的語言刺激、多跟孩子說話,當孩子發出聲音時給予回應,將會幫助孩子更樂於發出聲音,促進腦中語言處理的神經網絡,連結更加緊密,語言訊息也會處理得更迅速,增進日後孩子對於語言理解及表達的能力。
留意孩子的聽能 有聽損應及早接受療育
聽力受損的孩子不易經由聲音刺激來學習語言,大腦中原先被設計用於聽力、語言的細胞在3歲之後會逐漸轉變成其他用途,此時要再讓它恢復原有的聽語功能,就相當困難。倘若寶寶出生前的聽力就被剝奪,或聲音刺激不足,出生後也未得到豐富的聽能刺激,日後就可能會有語言及學習發展遲緩的情況,甚至導致未來人際關係發展的困難。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對所有新生兒均有提供聽力篩檢補助,凡是本國籍未滿3個月之新生兒,均可免費接受新生兒聽力篩檢,以及早發現聽力損失。若寶寶未通過新生兒聽力篩檢,應再接受詳細檢查,以釐清寶寶的聽力損失程度,配戴上合適的助聽輔具,確保寶寶的聽能可以持續發展,並且及早接受聽語療育,才能幫助孩子發展出良好的語言溝通能力。
若寶寶通過新生兒聽力篩檢,家長仍應觀察寶寶日常聽覺反應和後續的語言發展情形。若家長有疑問,應立即帶孩子就醫確認其聽力狀況或其他發展狀況,以便及早發現問題原因,幫助孩子建構順暢的語言表達能力!
資料來源/
1. 媽媽寶寶:認識寶寶的聽力發展-
http://www.mombaby.com.tw/article-3218-1.html#
2. 重視新生兒聽力篩檢 降低聽力損失的影響力-http://www.mombaby.com.tw/article/%E9%87%8D%E8%A6%96%E6%96%B0%E7%94%9F%E5%85%92%E8%81%BD%E5%8A%9B%E7%AF%A9%E6%AA%A2%E2%80%A7%E9%99%8D%E4%BD%8E%E8%81%BD%E5%8A%9B%E6%90%8D%E5%A4%B1%E7%9A%84%E5%BD%B1%E9%9F%BF%E5%8A%9B-1.html#
3. 啟動寶寶語言能力-http://www.usbaby.com.tw/motherbabycont.asp?idno=511
4. Baby & Mother:認知篇!Baby大腦這樣發展-http://www.mababy.com/knowledge/article.aspx?aid=AC19B66D207C77FF